盲視 作者:彼得・沃茨
內文簡介
2082年2月13日,65536個外星探測器包圍了地球,初時它們如同鑲嵌在大氣層中的無數個黑洞,其後它們一起燃燒殆盡,引發了地球以及地球同步軌道上的所有無線電同聲共鳴,每一架紅外線望遠鏡都只能看到一片雪花。一場短暫的、明亮的,來自不明生物的窺測。
地球方面探測到信號的來源,先後派出三支隊伍前往源頭——海王星軌道附近柯伊伯帶上的一顆彗星,本斯—考菲德進行勘測,前兩支隊伍均為無人探測器。在第二波無人探測器即將靠近時,星核中埋有人造儀器的本斯—考菲德爆炸了。
天火墜落兩個月後,包括主角在內的第三支探測隊出發,途中爆炸的消息傳來,飛船自行改變航向,載著船員前往大朝型星體大本。
船員們陸續從星際旅行的休眠中醒來:一個擁有四重人格的語言學家;一個以植入機械設備取代五感的生物學家;一個戰鬥指揮官;一個吸血鬼;以及一個綜合家——人工去除了一半心智的拓撲信息觀察者,作為向中心彙報情報的紐帶。他們將要面對的是戰鬥還是談判?他們能否解讀外星生命的密碼,揭開天火墜落的真相?
作者簡介
加拿大科幻作家,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博士,曾從事海洋生物工作多年,專注硬科幻寫作。《環球郵報》稱他是“在世優秀的硬科幻作者之一”,作品已被翻譯成21種語言出版。1999年發表處女作《星魚》(Starfish),因其生動詳實的海洋生物與深海環境的描述廣受讚譽,後與續集《大漩渦》(Maelstrom)和《太古菌反撲》(Behemoth)共同構成“裂谷人三部曲”。《盲視》(Blindsight)是他的第六本作品。
十餘年來,彼得·沃茨曾多次入圍並獲得科幻界重要獎項:2000年,《星魚》入圍約翰·坎貝爾獎;2007年,長篇小說《盲視》入圍雨果獎、軌跡獎、坎貝爾獎,並獲當年加拿大極光獎最佳長篇及2014年星雲獎最佳翻譯長篇;2010年,《島》(The Island)獲雨果獎最佳短中篇;2011年,《怪形》(The Things)獲軌跡獎佳短篇。
<img alt="盲視作者:彼得・沃茨" src=" https://i.meee.com.tw/UFC5KEm.jpg ">
<a href="https://katfile.com/ftmbpt3z9kh4/盲視_作者:彼得・沃茨.pdf.html" target=_blank>盲視 作者:彼得・沃茨.pdf </a>
DMCA Compliance - 內容侵犯 - Abuse 投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