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文章]別讓偏見遮蔽了真相

Bone → 發表 2025-08-06T19:34:29
在許多人眼中,癩蛤蟆是一種令人討厭的動物。牠皮膚粗糙、滿身疙瘩,動作緩慢笨拙,遠不如滑順清新的青蛙討喜。牠長年背負著「醜陋」、「有毒」、「不吉利」的標籤,彷彿天生就該被驅趕與嫌棄。

牠從來不攻擊人,卻總是被人欺負。有時只是無辜地跳過腳邊,也可能被一腳踢開;牠無力反擊,只會縮縮脖子、默默擦臉,像極了一個不被理解卻仍努力活著的角色。

然而,這樣一隻常被厭惡的動物,實則默默守護著人類與自然的平衡。癩蛤蟆是優秀的捕蟲能手,比青蛙吃得更多、捕得更勤,對農田的貢獻更大。牠不靠叫聲引人注目,也沒有閃亮的外貌博得喜愛,但牠是真正保護作物、減少害蟲的無名英雄。

牠耳後腺體能分泌微量有毒物質,這並非用來攻擊他人,而是一種自我防衛的機制。這些分泌物被稱為「蟾酥」,在中醫藥中價值極高,是極為珍貴的藥材。可惜的是,大多數人只看見了牠「有毒」的一面,卻忽略了那是牠為了生存、不得不具備的防護。

除了農業與藥用上的貢獻,癩蛤蟆在自然界中還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牠是食物鏈中的中介者,既捕食昆蟲,也為其他動物(如蛇、鳥類)提供食物來源。牠們對污染極為敏感,是衡量環境是否健康的生物指標。換句話說,癩蛤蟆活得好,生態才健康。

有趣的是,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癩蛤蟆也不總是負面角色。古人曾以「月中蟾蜍」象徵長壽與變化,還有招財的「三腳金蟾」形象,常被擺在店舖招財進寶。這些文化意象提醒我們:即便長相不完美,也能擁有尊貴與價值。

這讓人不禁思考:在我們的社會中,又有多少人像癩蛤蟆一樣,被外貌、背景或某些特質貼上了負面標籤?

那些沉默寡言、不擅包裝自己、不受喜愛的人,也許正默默做著對社會有益的事。他們可能是早起清掃街道的清潔工,是默默照顧家庭的老母親,是總是站在幕後卻撐起全場的人。他們不說話,但他們的存在,撐住了整個世界的某一角。

我們總說要看內在、看本質,但現實中,我們是不是常常只看了「表面」,就錯過了一個生命的真正價值?

癩蛤蟆給我們的最大啟示,不只是牠的貢獻,而是牠的沉默與堅忍,是那份「即使不被喜愛,也要努力發光」的精神。

所以,下次當你看見一隻癩蛤蟆,或遇見一個你不喜歡的人,不妨放下成見,重新看一次。你看到的,是牠的外表,還是你自己的偏見。

DMCA Compliance - 內容侵犯 - Abuse 投訴